|
|
日本的博物馆多如牛毛,有国立的、私人的、民间社团的。最有意思之处不在数量之多,而在于内容繁杂,五花八门,为一部书、一幅画、一种民间小吃都能建博物馆。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博物馆,它们不但是日本民族文化的载体,更对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为千年古书修博物馆
日本博物馆大都馆藏丰富,但也有特立独行的,比如宇治市的源氏物语博物馆,就是为一本书而建的。《源氏物语》是日本古典文学巅峰之作,1000年来始终以各种形式伴随一代代日本人成长,被视为日本传统文化的珍宝。因书中大量篇幅均以宇治为舞台,于是,博物馆便建在了宇治市的青山绿水之间。
博物馆并不大,古朴大方的日本庭院中,展示的虽是古典内容,却巧借现代形式。特别是环绕展厅的32面巨大电视屏幕,变换着四季风情,和《源氏物语》中那些借景抒情的诗文片断很相称。小电影院上映的是小说男女主人公的凄婉爱情悲剧。也许为使传统文化更容易为年轻人接受,电影居然是动画片。
介绍主要人物的屏风古色古香,上面的人物却全是可爱的卡通形象。人物简介没一句生涩文字,使用了“任性的小姑娘”、“坏脾气的老爷爷”等字眼,即使小孩子也能看懂。此外,馆内还有多媒体资料库、《源氏物语》占卜室等符合大众品位的展厅。少女们到占卜室里,半开玩笑地为爱情算上一卦,而小孩子则更爱看以画为主的作品介绍。让更多人从更多角度爱上这本书,使其深入人心,永远流传下去,大概就是这个博物馆开设的目的吧。
为一幅画建的博物馆
在京都闹市区,还有家著名的美术品博物馆——何必馆。何必馆出名是因为一幅画。据说,馆长尾川芳友在20多岁时第一次看见画家村上华岳的《太子树下禅那图》,为之折服,对世界、甚至对生死都有了新感悟。20年后,尾川终于购得此画,并修建了美术馆将其珍藏。后来,何必馆又收藏了很多作品,但那幅珍贵的《太子树下禅那图》的地位依旧不可动摇,独占了最高层的一间展室。为一幅画建博物馆,无疑体现出收藏家的执著,日本人对传统文化的挚爱由此可见一斑。这也是尽管门票相对昂贵,日本许多私人博物馆仍颇受欢迎的原因。
传统也是一种收藏
人们常感叹日本这个国家太善于保留传统。殊不知,在现代社会中,若不拿出珍爱收藏品一样的热情,传统的东西实在太容易消逝了。
大阪附近有个“金平糖迷你博物馆”。金平糖是15世纪葡萄牙人带到日本的甜食。在白糖稀少的年代是小孩子的最爱,不过近些年来已很少见了。为了不让它从生活中消失,金平糖博物馆利用讲座和体验活动的方式唤起青少年对金平糖的喜爱。该馆馆长认为,舶来的金平糖经过几百年,早已成为日本传统的一部分,若就此消失令人悲哀。类似的“老玩具博物馆”、“旧零食博物馆”“酒类博物馆”在日本还很多。看似无聊,但在高科技现代社会感受一下单纯和质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在大阪近郊,还有个传统民居博物馆,那里聚集了日本各地的传统建筑。光有外形还不够,博物馆还配合各地节日举办活动。今年元旦期间,就举办了“年糕汤总汇”。不同民居里准备了口味各异的年糕汤,去晚了,居然还买不上。很多家长希望让孩子从视觉、听觉和味觉上全方位感受民俗,还有些老人借此机会又感受了一下家乡风味。
民居博物馆还算中规中矩,而有些博物馆就有点“小题大做”了。京都因历史悠久,博物馆遍地开花,编绳、扇、甚至酱油、包袱皮之类的博物馆数不胜数,细分到了极致。五花八门的博物馆留住了日本民间艺术和习俗,也透露出了日本人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保护。(驻日本特约记者 潘小多)
《环球时报》 2005年03月04日 第十九版
|
源氏物语博物馆中的人物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