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京都:日本围棋故乡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SOHU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2 18:30: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自公元794年在平安京建都,到江户时代(1600-1868年),1000多年间,京都一直是日本的首都。它既是日本的经济、文化中心,又是纺织物、陶瓷器、漆器、染织物等传统工艺品的产地。同时,它又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被称为“真正的日本”。围棋,也正是孕育于这样一种传统中,浸润了日本文化的优雅。 南北朝围棋传入日本 像花道、茶道一样,围棋也是来自中国。在我国史籍中,最早记录日本围棋情况的,见于唐·魏征等《隋书·东夷传·倭国》:“无文字,唯刻木结绳。敬佛法,于百济求得佛经,始有文字。知卜筮,尤信巫觋。每至正月一日,必射戏饮酒,其余节略与华同。好棋博、握槊、摴蒱之戏。”说明隋时,围棋在日本已较为流行。那么,围棋传入日本,至少应是在南北朝时期。 唐代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鼎盛时期。大量的日本“遣唐使”来到中国,加强了中日围棋间的交流。唐玄宗即多次与日本学问僧辨正切磋棋艺。唐宣宗时期,还有日本国王子入唐,与中国国手、棋待诏顾师言比赛的记载。 在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年),围棋主要还是流行于贵族阶层中。上层贵族崇尚优美、纤细的生活情趣,作为与琴、书、画并称四艺的围棋,也自然成为上层社会人士必备的修养之一。 围棋在宫中也颇为盛行,除了天皇外,对弈的棋手多为作为知识阶层的僧侣和宫廷的女官。宽莲法师就是日本围棋史上最早出现的名手,被尊称为“棋圣”,相传他曾作围棋理论著作《棋式》献给天皇。《今昔物语》还记载:醍醐天皇(885—930年)召宽莲法师对弈,以金枕头作赌注,结果天皇输掉了金枕头,在宽莲法师的归途中,又派人袭击夺回。 在宫廷女官和贵族小姐中,围棋也往往是其不可或缺的修养。紫式部《源氏物语》、清草纳言《枕草子》等也曾多次写到宫廷、贵族下棋的场面,展示了围棋这一被视为高雅的娱乐在上层社会的流行情况。 日本现存最早的对局谱,是日莲上人与其弟子吉祥丸,于建长五年(1253年)弈于松叶谷草庵的一局棋。值得注意的是,这局棋是日本现存的唯一采用“座子制”的对局,并且,盘上是五个座子。即与中国古棋通行的对角星四座子不同,中心天元处多了一子。这局棋的真伪尚有争议,有人疑为伪托之作,那么伪托者为何要设置五个座子,倒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日本围棋与佛教的渊源 日本围棋从古棋到近代围棋的变革是从战国时代(1467—1575年)后期始,经由安土、桃山时代(1576—1603年),到江户时代(1603—1868年)初期完成。这时也正是日本从中世到近世的转型,也是日本封建社会走向成熟的时期。 这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人物就是第一代本因坊算砂。算砂1559年生于京都。是一位僧人,原名加纳与三郎,7岁出家,为京都日渊上人弟子,法名日海,在京都寂光寺下属的小寺“本因坊”出家。著名武将织田信长在京都时,听说日海棋力绝高,曾召其到营中对弈,结果被授五子仍不能取胜,从而尊称日海为“名人”。据日本安藤如意《坐隐谈丛》记载,1582年6月,与名手鹿盐利玄于京都本能寺对弈,巧成三劫连环,判为无胜负结局。当日,织田信长被部下叛将明智光秀所杀,故当日所弈之局成为著名的“本能寺三劫”之局。后又受丰臣秀吉宠爱,享受固定俸禄。天正16年(1588年),日海改名为“本因坊算砂”,开本因坊一门。“本因坊”本为佛寺,而成坊门围棋一派,延续300余年,由此也可见日本围棋与佛教文化的因缘关系。 日本围棋,正是在京都浓郁的古典文化的熏染下成长起来的。不过,自从1603年德川家康设立江户幕府,江户幕府逐渐控制了日本的政治、经济权力,围棋的中心也就日益从京都转向了江户城(东京)。关西与关东,构成了日本文化的东西分野。如果说关西曾经是日本文化的故乡,关东更多地代表了新崛起的日本。日本围棋也是如此。到1924年,日本棋院成立,位于关西的大阪仅仅是棋院的一个分部。1950年9月,关西棋院在大阪宣布成立,日本围棋又开始了新一轮东西抗衡与对话。 (何云波)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