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无产阶级小说走俏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和讯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12 21:34:18 文章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虽然在政治上右翼,雨宫却是“年轻贫困层代言人”,极力为年轻人争取社会福利。她多次在小说中抨击社会保障制度,在其创作的“自残文学”中,主人公的自杀往往源于无业、无固定工作、找不到喜欢的工作、收入过低或者得不到社会补助金等“劳动问题”。每年5 月1 日劳动节期间,雨宫总会带领年轻人上街游行,她对媒体说:“我知道,贫富差距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里必然存在的问题,这在英美国家很普遍,但是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与此共存。在日本,临时工和无业游民的数量正与日俱增,我们倒视之为自然而然的事了!”

  感同身受的读者

  两位作家的讨论一经报道,东京上野一家大型书店就开始促销《蟹工船》,广告瞄准“穷忙族”和“蟹工船”工人的相似性,称这些20-30 岁之间、薪酬很低且不享有社会保障的人群,同小说中的工人一样看不到希望。大型连锁书店东京“丸善丸之内”总店的店堂里,竖起了醒目的广告牌,上面写道:“与现代‘穷忙族’过于残酷的劳动环境不谋而合,一代名作在平成(当今日本年号)时代‘差距社会’大复活!”根据日本官方统计,目前大概有1000 万日本人年收入低于200 万日元,被日本社会称为“新贫人口”。根据书店的调查,购买《蟹工船》的读者多是出自这个阶层。

  精神科医生香山里歌分析说,穷困的年轻人关注《蟹工船》,是因为“许多从事低报酬、重体力劳动的年轻人大都有‘书中所描写的人就像是自己’的感受。而正是日本重视个人负责制和非正当雇佣制度合法化,才造成日本年轻一代中出现了众多‘温顺的临时工’。”香山还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虽拼命工作,但生活仍旧艰苦,无法享有正常人待遇。读过《蟹工船》的人更加痛楚地感到,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存在虽然受到不公正待遇,但又不得不拼命工作的劳动者。”一位大阪读者说:“禁闭着数百名渔夫的狭窄船舱,令我想起车厢里拥挤不堪的上班风景;从被残酷的工作压迫的奄奄一息的渔夫,到引发过劳死的超负荷加班,蟹工船上的工人与现代的工薪族,在我眼前重叠起来。”

  另一个年轻读者说:“日本业主不愿雇用正式员工,因为不如招临时工来得快,既不用支付医保和房补,还可随时解雇。业主最喜欢小时工,他们的小命全攥在他手里,跟《蟹工船》里的监工一个德行!”

  有组织的抗争难以再现读过《蟹工船》的人,都痛恨船上对捕蟹工动用私刑的监工浅川。小林多喜二之所以能把工人们的痛苦描写得惟妙惟肖,就是来自家人们的缩影。1903年出生于秋田县贫农家庭的小林,曾举家背井离乡到北海道求生存。在陡峭的山坡上推手推车的双亲、在火山灰工厂劳动的姐姐和拾煤渣的妹妹,同周围的劳动者和农民一样,即便拼命工作也无法改善自己的处境。小林多喜二在写作这部小说时,参考了渔业劳动者、小樽的海员工会会员、函馆的劳动工会会员、小樽商业高中同级校友等的证言,加上自己亲身调查所得的资料,从而使《蟹工船》具有极高的现实性。

无产阶级经典小说走俏日本

  小林完成小说初稿后,在给藏原惟人的书信中说:“《蟹工船》里的世界是一个从整体的角度来观察把握‘帝国主义- 财阀- 国际关系- 劳动者’四者关系的。这篇小说中没有‘主角’,劳动者的团体就是‘主角’,这是无产阶级文学必须开拓的道路。”

  小说的热卖在日本掀起了回顾小林多喜二以及70 多年前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热潮,但一些学者认为,这不过是给了出版社大赚一笔的机会。《蟹工船》里的斗争故事不可能在当今的日本重演,数十年来,日本的工会成员数量一直在下降,只有极少数选民支持左派政党。早稻田大学教授Hirokazu Toeda表示:“年轻人很容易感同身受,在小说中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但这种同情很零星,我认为这不会导致有组织的运动。”

上一页  [1] [2]  尾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