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潘小多】作为“疗愈”一词的起源国,日本也有着很多疗愈消费体验,从形式上看,或静或动,或外化于行,或内化于心。 回归自然是日本比较主流的疗愈休养方式,例如露营、爬山、远足、泡温泉等。自然界中的各种天然成分可以对人体起到适度的刺激,其功效也得到广泛认可。没有时间走入自然的时候,还可以将自然搬回家中,比如说通过园艺去缓解压力。日本2022年的家庭花园和菜园市场规模达到2400亿日元(100日元约合5.14元人民币),其中20-39岁的人群占79.8%,用户群体充满朝气。 除了这些常见的方式外,务农也是回归自然的绝佳方式。在乡间小住,割草种田,捕鱼捞虾,劳作之后的农家饭也格外香。务农体验者在亲近自然的同时,还可以开开心心地接受大自然的馈赠,让很多都市人都感到新鲜有趣。种植和收获与城里的日常反差很大,带来的疗愈效果也更显著。务农体验本身也可以促进乡村经济,加强城乡居民的相互了解,能够产生许多经济效益以外的社会效应。 其实,大隐隐于市,还有一种自然镶嵌在城市中。近年来,日本的一些寺庙允许社会人士参加到清晨的清扫活动中。比如位于东京都港区的增上寺,已经连续4年接待普通人参加“扫除早课”。在城市的晨曦中,听着树叶间传来的鸟鸣和扫帚划过细沙的簌簌声,扫净了寺院也涤净了内心。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称,有位上班族大叔每周都会早起一天,扫完寺院再去上班,据说可以“重获能量”。 当然,疗愈放松不只有自然、内敛、平和的方式,还有一些相当狂野的方式。比如去年开始流行的“扔斧头”。这个和几年前流行的“抡斧头”有所不同。抡斧头主要是破坏,比如砸墙、砸瓶子、砸家电等。而扔斧头是要将斧头投出去,砍中对面的靶子。砍中几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心里的郁结之气给扔出去。 有意思的是,来“扔斧头”的有很多是年轻女士。石原女士就觉得扔斧头一点儿都不难,练两三次就能轻易砍中靶心。每次30分钟,出一身透汗,心里的坏情绪也好像蒸发了出去。《环球时报》日本特约记者观察到,东京池袋附近有一家既可以“抡斧头”,又可以“扔斧头”的场馆。抡斧头砸碎1件家电加10件易碎品是4380日元,数量翻倍是6980日元。扔斧头半小时收费2480日元,一小时2980日元。 目前,日本的“休养市场”规模在2019年时达到3.9万亿日元,预计2030年时将达到14.1万亿日元。休养适用范围包括“所有因过度的身体或精神活动以及疾病等导致的不适,同时伴随主体身体活动能力的减退和渴望休养的强烈意愿”。 |
日本疗愈,从“清扫寺庙”到“扔斧头”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骑车须在机动车道左侧骑行
伊势神宫推出夜间参拜,复兴神社文化
俳句复兴运动席卷日本,数字化推广全球
歌舞伎推出互动演出,吸引年轻观众重拾传统
盆栽艺术全球热潮,东京举办国际展览
有田烧陶艺节创新,吸引全球游客体验日本传统工艺
日本乡村“一日庄屋”体验复兴传统文化
秋田竿灯节引入无人机表演,创新传统祭典
和服品牌推环保设计,引领传统服饰现代化
尺八复兴热潮,传统音乐吸引全球年轻乐手
大阪世博会2025宣传活动在法国展开,乌克兰确认参展
日本传统建筑获文化财认证,引发保护热潮
日本大学学生助力外国儿童学习日语,推广文化
日本盂兰盆节引入现代元素,吸引年轻一代
日本动漫《Obocchama-kun》席卷印度,掀起文化热潮
京都文化博物馆举办新国宝展览,吸引全球关注
日本传统节日“盂兰盆节”创新,融入现代元素
日本歌舞伎传承计划启动,吸引年轻观众
日本传统工艺品面临传承危机,年轻一代兴趣下降
北海道阿伊努文化博物馆升级,吸引中国游客
日本文化厅资助和纸工艺复兴,吸引中国艺术家
冲绳首届“琉球文化节”开幕,吸引中国文化爱好者
东京能乐堂推出全球直播,推广能乐与歌舞伎融合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惊艳亮相
大阪世博会开幕 13日正式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