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人能用80年的管道,我们为何13年就要挖开重来?
把“快”作为衡量城市进步的第一指征,曾是种非常流行的评价体系。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历史性变化,乃至书写“中国奇迹”,最大的秘诀也在一个“快”字上。
发展要速度,有时更要“加速度”,这是无可置喙的;尤其在需要“爬坡过坎”的时候,速度变得难了,价值也就愈加显得可贵。“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句话,在很多方面不曾过时。
不过,另一些方面,适用的是另一句老话:“欲速则不达。”
“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今天中国经济所处的方位,一味求快,不再有现实空间,也无益于未来发展,已经有了充分的共识。但还有一些层面,“过于求快”的冲动,或显著、或隐约地呈现着。也是因此,今年的人代会上,有不少代表特别强调一句话:“有些东西,宁可慢一点”。
要“宁可慢一点”的,首先是那些“不能快”的地方。产业发展上的定力自不必说,对一座超大城市而言,城市的运行管理、建设维护,很多地方是“不能快”的。比如多位代表热议的“隐蔽空间”。
埋在地下的污水管、煤气管等等管线,潜在风险本来就大,又因为看不见,本该更加重视。但现实中,“看得见的很重视,看不见的不重视”,仍是常见现象;不少管线的设计、建设,比之德国、日本这样的国家,则是“差距实在太大了”——这是一位多年同地下管线打交道的水务专家的心声。她更两次追问:为何别人的一根管道可以用80年、100年,而我们这里,却出现过13年就要彻底翻建项目呢?
平时谈论此类问题,人们往往归结到“工匠精神”,探讨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匠心。“工匠精神”这个词近年很红,最直观的意思,当然是做事细心、精雕细琢、不愿为速度牺牲质量——这不仅是以手工业和工业制造闻名的德、日等国的专利,曾经也是谈到上海时常被打上的标签。但真正的“工匠精神”,其实还可以读出一层意思:精细打磨背后,不是简单的“处女座式的完美主义”,而是对长效的整体把握,和对全局的通盘考虑。
就拿地下管线来说,知道一根管子要用得久,且再怎么说,埋在地下的都不如亮在地上的那么受人关注、那么容易随机应变,那么在“埋”的那一刻,就得把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清楚,把质量做到最高,用前道的费力,换后道的放心和高效。在这个意义上,“慢一点”,为的是天长日久的“快一点”。
快慢之间,藏着城市治理的辩证法。一座超大城市的运行管理,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管线”、各种各样的工程、各种各样的项目和系统。其中有些是看得见的,有些是藏得深的,有些甚至是无形的、是化在某种治理体系和治理观念中的。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慢一点”。
“慢”,绝不是执行时的拖拖拉拉,而是规划、设计、决策时的细致周延。有很多事“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这种紧迫感,却不等于可以急躁、可以功利,恰恰相反,是要在细节中、在布局时更加严谨、更加周密,让后续得以更顺畅地推进。
对于“快慢”的处理和取舍,也折射了发展的取向。要速度,还是要效益?要一枝独秀,还是要整体均衡?要效率最大化,还是要照顾不同群体、守护底线公平?要完全的“新”,还是留一些古旧和记忆?不同问题有不同选择,有的要快,有的就不能快。
尤其是在一些涉及多元性、多样性、多层次性的领域,比如优化公共交通等社会服务供给,比如考虑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比如处理城市更新中发展与保护的矛盾,还比如那些在新事物面前稍显“落伍”的老人,还有社会大潮下“沉默的少数”,当他们发出诉求时,用什么去回应,又如何理解快与慢之间的辩证法,就决定了一座城市的品质和温度。
说到这里,又想到一位代表在两会上转述的“金句”:城市更新,不是让城市更“新”——许多看似老的、看似少数的、看似缓慢的东西,恰恰是在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的过程中,应当被珍视和呵护的。它可能是一条不起眼的公交线,也可能是一块时日已久的旧瓦片,我们是用一概不变的“飞速”将它们轻轻掠过,还是稍稍“慢一点”,使之用一种更好的方式延续生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