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新华侨报:日本人加班成常态源于恶性社会结构
中新网12月26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网刊文称,近年来,已经进入“超高龄化社会”的日本,正在加速调整劳动体制。以女性、老年人、外国人为中心的各种劳动力量,成为日本扩充“劳动大军”的主要对象。可是,相关政策的实际推行中,日本最具特色的工作方式——常态性加班,成为了最大的障碍。日本人究竟为什么要经常性加班?
文章摘编如下:
常年来,不少学者从日本文化的角度进行阐释,认为二战后日本人复兴国家及出人头地的强烈欲望是主要原因,颇具说服力。不过,随着时代变化,如今的日本人加班,文化或许不再是主要原因。毕竟,站在“理性人”的角度,这世上天生喜欢加班的人,肯定不是大多数。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的“常态性加班”,就成为了国际社会批判的对象。此后,日本人的平均劳动时间逐渐减少。上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人的劳动时间突然明显减少,让世界刮目相看。可是,这背后却有“猫腻”。
经济长期低迷的背景下,日本企业开始大量雇佣临时工、派遣员工等非正式员工,不断增加这一部分员工数量。很多因丈夫收入难以支撑家庭的主妇,没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人纷纷加入其中。截至2017年,日本的非正式员工已经超过了员工总数的40%,成为一种“奇观”。
日本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对非正式员工一般按小时计算工资,不会拉长劳动时间,以获取“黄金劳动效率”,因此非正式员工的劳动时间很短。而另一方面,日本企业鼓励正式员工“自愿加班”,以拉低实际薪酬。这样一来,由于非正式员工大幅增加,日本人的整体劳动时间减少,从数据看加班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实际上非正式员工和正式员工都未获得真正的“劳动福利”。
即使在自动化和互联网等创新技术突发猛进的今天,日本人的劳动状况依然没有因此改善。这又是为什么?
首先,日本缺乏对劳动时间的有效法律限制。日本《劳动基准法》规定,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每周为40小时,但根据第36条,只要达成协议,法定工作时间外的劳动、节假日劳动均被认可。如果工作繁忙还可以签订“附带特别条款的36条协定书”,超过加班时间标准也被认可。
2018年日本出台了《劳动方式改革法》,通过特别条款规定了加班时间的上限。但是,这一上限高达每月100个小时。而且,在实际执行中,很多企业并不会将正式员工的“自愿加班”计算在内。因此,这项法案究竟能发挥多少实效,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换句话说,从法律上看,日本的工作时间没有“强制性”,只有“无限性”。
另外,由于日本习惯采用“集团作战”模式,在招聘模式上一般是先招人再确定大体职责,而且随时变动。欧美国家则是先明确具体职责再招人。为此,日本员工很难分清彼此的工作职责,也无法确定哪些工作属于自己“职责内”,哪些工作属于“职责外”。这导致从工作内容的角度无法划分哪些工作属于“加班”。也就是说,日本人的工作内容也具有“无限性”。
所以,日本要解决“常态性加班”问题,需要从社会结构等根本性问题入手,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社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