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企业文化 >> 正文

“日本制造”光环接连蒙尘 “工匠精神”难再继?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7-11-2 11:42:56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图片源自网络



“日本制造”最近比较烦。


当神户制钢造假的丑闻还在持续发酵时,近日又传来噩耗。10月30日,日本相机制造巨头尼康宣布,决议停止子公司尼康光学仪器(中国)有限公司(Nikon Imaging (China) Co., Ltd.)的经营。


尼康给出的原因是受智能手机普及的影响,卡片式数码相机的市场正在急速缩小。然而事实上,除了智能手机的冲击外,自身相机的品质问题频出也不断袭扰尼康。2014年央视“3·15”晚会就曾曝光尼康D600相机存在质量问题,称该款相机的照相出现黑色斑点。近日,尼康百岁诞辰刚过,其部分100周年纪念型号相机却因品控问题而被暂停出货。


事实上,近一个多月以来,日本的神户制钢、日产、斯巴鲁以及日立为英国制造的高铁列车等都发生安全丑闻。曾经引以为傲的日本制造业似乎深陷前所未有的危机中,让人们对曾处在神坛上的“日本制造”也产生怀疑,进而发出疑问:“日本制造”神话将破灭?




神户制钢所



日本制造业问题不断


对于日企频繁出现的问题,业内将它视为日本制造业滑坡的缩影。其实,无论是作为日本支柱行业的汽车业,还是曾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的家电业,或是建筑、钢铁等助推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行业,日本制造业部门近年来频现各类问题。


斯巴鲁深陷“糊弄门”


斯巴鲁违规质检30年,让日系品牌的品牌信誉再次遭到质疑。10月27日,斯巴鲁承认,公司下属两家工厂使用无资质检验员“糊弄”新车出厂前的整车检查,此行为已成“常态化”,持续约30年。


斯巴鲁成为继日产汽车公司后,第二家卷入“糊弄门”丑闻的汽车公司。今年9月,日本国土交通省对国内的日产汽车制造工厂进行突击检查,发现其使用无资质人员进行汽车出厂安全检查。


问题曝光后,日产汽车没有进行彻底整改,部分工厂无资质检验员依然在岗。随后的调查还显示,日产汽车在几乎所有国内工厂常年使用无资质检验员“糊弄”出厂安全检查。




图片源自网络



神户制钢


就在斯巴鲁“糊弄门”被曝光的同时,神户制钢所产品数据造假还在进一步发酵。10月8号,“超级钢企”神户制钢所曝出造假丑闻,承认旗下多家工厂长期篡改部分铝、铜制品的强度、尺寸等出厂检验数据,以次充好。其副社长梅原尚人在记者会承认管理层在内有数十人参与了篡改一事。


作为供应全球近一半汽车弹簧的制造商,神户制钢的数据篡改丑闻直接波及了飞机、高铁等多个行业。包括美国福特汽车、波音飞机,韩国起亚汽车、大韩航空都是受害者。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篡改品质保证资料蒙骗客户的手段在这家百年日企可能已经持续了10年。


日立高铁问题不断


英国大西部铁路公司(GWR)花了57亿英镑购买了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全新高铁列车,更新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运载能力和服务质量。10月16日是该列车从布里斯托开往伦敦的首次运行。


但由于“技术故障”,火车延误了25分钟才出发,行驶了一段路过后,空调又开始漏水,“哗啦哗啦”地漏成了水帘洞。列车后来关闭了空调,部分乘客又开始感到闷热不堪。


日立铁路欧洲公司(Hitachi Rail Europe)市场总监博斯维尔(Karen Boswell)为此特意出面道歉,她称自己也在这趟车上。对于这些小毛病不符合他们的服务标准。公司将检查列车,保证未来更好的服务。


东芝家电财务造假


2015年7月,家电巨头、有140多年历史的东芝集团被曝在截至2014年3月的5年间虚报利润1518亿日元。作为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日系家电标杆的东芝遭遇了其成立140年来的前所未有困局。其曾经创造的“家电童话”似乎也成为了泡影。




10月20日,日本东京,神户制钢所副社长梅原尚人(中)出席新闻发布会,就神户制钢所造假事件道歉。图片源自网络



日企为何频曝丑闻


从《财富》世界500强的榜单对比上看,日企正在整体“沉沦”。1996年,世界500强榜单上的日本企业多达99家,与美国不相上下;2007年,上榜日企已减少至60家;2017年,仅剩51家。对比20年前,日企上榜数量锐减了近一半。


而如今密集爆发的日企造假让业界震惊,“日本制造”怎么了?


英媒称,在日本制造商苦于应对成本压力上升、实施更加严格的标准以及竞争愈发激烈等问题之际,日企爆出一系列安全丑闻,让该国备受推崇的生产车间面临检视。


据路透社10月30日报道,日本国内市场不景气加上来自中国和韩国的同业竞争,压低了制造企业的利润,所以许多工厂都削减成本,减少仰赖终身聘员工,转而增聘临时工。


据称,日本战后劳动力的核心是那些持有长期合同、工资标准论资排辈的全职员工,企业无法轻易裁掉这些“正式”员工,只能日益依赖“非正式”员工,即临时工、兼职及短期合同工。


关西大学名誉教授及职场问题专家Koji Morioka称,雇佣这些非正式员工,企业得以削减成本并调整用工。不过这导致工厂技术水平降低,标准下降,误操作和事故的概率也上升了。“对‘短期性’工人的雇用正在大幅增加,”Morioka称。“工厂有经验的熟练工人在流失,带来越来越大的风险。”


东京索菲亚大学日本管理教授Parissa Haghirian称,在全球审查越来越严、公司疏漏所招致的批评声愈发强烈之际,这些企业却未能培养出确保达到安全等领域标准的熟练技工。


Haghirian表示,由于企业抱怨劳工短缺的比率达到25年高位,加之企业需要专家但却无法从内部培养,因此对熟练技工的争夺可能将变得愈发激烈。




图片源自网络



“工匠精神”衰落?


说起日本企业精神,很多人提到最多的便是:质量、诚信、进取。正如《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一书所言:日本人总是比别人更富于理想和上进心。


一名驻日资深媒体人表示,不少日本企业“堕落至此”,“非常令人痛心”,因为日本优秀的企业精神,是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来如一日的精益求精积累而成的。截至2016年底,日本百年企业的数量已超过2万家,平均100家企业中就有一家百年企业,堪称“百年企业的宝库”。这其中经营超过200年的企业更占据世界总数的一半以上。


“在技术上、设备上一丝不苟,不追求数量和速度,品质最优先。”一名常年与日本企业合作的中国制造业人士这样说起他眼中的日本企业精神。但他表示,这种精神大约在10年前的金融危机开始出现下滑。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表示,神户制钢丑闻爆发后,一名日本大企业的高管对他说,“我们在生产规模上越来越比不过中国,希望靠多品种、高质量来维持生产,但这不能保证企业一直能拿到订单。我们在生产成本的下调上,每天都感到巨大压力”。使用神户制钢所产品的一个日本车企高管加藤(化名)则表示,以神户制钢所的技术水平,无法满足客户要求的可能性不大,该公司也一直在盈利,应该不存在资金问题。唯一能想到的理由是“节省成本,加快生产速度”,因为包括车企在内的公司都希望能采购“又快又便宜”的产品,神户制钢所本身就有良好的口碑,这样做更有利于争取订单。




图片源自网络



上述中国制造业人士以钢铁产业为例,还提到日本企业精神坠落的另外两个因素:高层的“自信”与中层的“忧虑”。“日本钢铁厂的很多设备相对陈旧,很多时候无法达到最新产品要求。如同太平洋战争中,虽然美国的武器先进得多,但日本仍相信‘人定胜天’一样,日企高层固执地认为他们的产品已是世界最高水平,完全可以用技术和经验弥补设备不足。所以当中层人员提出设备更新时,他们会置若罔闻。设备跟不上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继而会失去客户,对上对下都无法交代的中层只能‘灵活处理’,最终导致问题大爆发。”


加藤也表示,日企员工一般不会特别意识到某种“企业精神”,而是想着“认真做产品”。当他们发现问题,会向中层领导汇报,害怕承担责任的中层这时就会考虑向高层说明情况后的“连锁反应”:拿不出解决方案,向高层领导无法交代;对客户,有无法按时交货、失去订单、赔付违约金的风险,因此不如想办法隐藏。


不过,加藤不认为日本制造的产品真的变差了,只是不时爆出的丑闻让这种“精神”有所松动。因为外界会说“日本大公司都这样,其他公司还不知道怎么样呢”,从而逐渐失去了对日本企业的信赖。然而,也有日企人士表示,近年来,日本人的“工匠精神”成为国际舆论热议的话题,外界随之对“日本制造”的期待更高,关注度更大,一旦发生丑闻,产生的负面影响看上去就更恶劣,“其实,有关企业的丑闻在日本社会一直都有”。


(综合自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环球时报等)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文化:

  • 下一篇文化: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日本街头全是豪车?真相也许和

    要出嫁的日本真子公主的25年成

    日本居酒屋的这些“坑爹事” 去

    日本果然奇葩 这些奇奇怪怪的事

    在日本茶馆一个人喝下午茶的体

    从《蜜桃女孩》看日本流行文化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