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陶艺家林恭助。(图片来源:中国日报记者 蔡虹)
中国日报岐阜县多治见市5月3日电(记者 蔡虹)林恭助上小学的时候,一次上野外课,老师带学生参观了一座古窑,在那里他看到了很多出土的陶瓷片。
这次课让年幼的林恭助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陶瓷。烧制陶瓷成了他终身的痴迷,也成就了陶艺家林恭助。凭借执着的专研,他成功地复制出在中国已经失传的宋代曜变天目茶碗。
林恭助家的后山也有一个古窑址,有400多年的历史。那里出土过曜变天目茶碗的残片。
为什么会在日本的多治见市的古窑里出现这样的碎片呢?
林恭助的解释是:“当时日本从中国进口天目茶碗,但是数量不够,所以就在这里烧制了天目茶碗。”
看到那些残片后,林恭助开始追根溯源。他发现曜变天目茶碗最初的产地是中国的福建建窑。他的研究还发现:无人能复制曜变天目茶碗。
于是,他开始了探索复原曜变天目茶碗的旅程。
日本静嘉堂文库收藏的曜变天目茶碗。(资料图)
陶瓷珍品
曜变天目茶碗是南宋时期福建建安水吉窑出品的黑釉建盏中的一个特殊品种。在这类瓷器凝厚的黑釉层中,有油滴状结晶斑点,大小不一,分布不均,斑点的周围布满以蓝色为主的五光十色的晕光。这就是所谓的“曜变”。
“曜变”一词原意为“窑变”。世人认为窑变可遇不可求,因为这种黑釉作品的烧制对窑内条件要求十分苛刻,制作技术难于把握。“曜”來自中国古代“七曜”中的日月水火土金木,日本的曜变茶碗之“曜”正是出於此。
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四件完整的宋代出品的曜变天目茶碗全部在日本,其中三只被东京的静嘉堂文库、大阪的藤田美术馆和京都的大德寺龙光院珍藏,被日本定为国宝。第四只不太为世人所知。
要见到这三只世界陶瓷孤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们每十年才展出一次。去年东京的三得利美术馆借来藤田美术馆的那只碗展出过,今年年初静嘉堂文库美术馆也展出了静嘉堂文库收藏的那只。
观赏的人如果变换着角度欣赏曜变天目茶碗,会看到它的碗壁上那些形状不规则的光晕呈现出变幻的色彩。这三只碗的口径都只不过将将超过12厘米,变幻的光晕却能引人联想到繁星熠熠的宇宙星空。难怪日本人称它是“碗中宇宙”。
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过的林恭助复原的曜变天目茶碗。(资料图)
复原曜变天目
十多年前知道天目茶碗的原产地是福建之后,林恭助动身前往建窑探寻能够烧制出那些神奇陶瓷珍品的地方。
林恭助说,“如果想要研究这个(曜变天目)茶碗、烧制它的工序的话,就必须从它的原点开始。这就是我去福建的原因。”
当时去福建建窑,下飞机还要乘两个小时汽车。林恭助在当地一个人都不认识。就这样他就去了。
“因为那个地方是曜变天目茶碗的诞生地,我想去了之后哪怕能够找到一个碎片,不是曜变后的,而是曜变前的碎片,那样的话就能够让我的研究有新的发展。”林恭助回忆起那个时候,眼睛里依然闪烁着兴奋。
林恭助是幸运的。他到福建建窑之后很快就发现了他期待的曜变天目茶碗残片。回到日本,他就开始自己烧制。
在4年时间里,林恭助每天进行釉曜的试验,反复地做。他说:“在这之前,上海的硅酸研究所已经把天目茶碗的本体部分做出来了,我就集中精力攻克釉的曜变。无论是怎样的天目茶碗,基础都是一样的,只是釉的曜变决定了它们的不同。”
林恭助从基础学习,掌握了釉的曜变的基础之后,复原就迎刃而解了。
说到曜变天目茶碗产生的偶然性,林恭助认为所谓的偶然,是在烧制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曜变,想做别的东西的时候出现了曜变,那就是偶然。
“做好胚子,涂上釉,把它们放进窑里。进到窑里之后开始的变化才是偶然的,”林恭助说。“在放进去的众多涂抹了釉的胚子中,如果有一个我用特殊的方式进行了处理,如果它出现了曜变的话,那就是必然了。”
虽然已经成功地复原出了曜变天目茶碗,林恭助依然谦逊,对宋代中国陶瓷工的技术赞美有加。“800年前中国的陶瓷工就掌握了当今的人们都不可及的技术,在那个时候那种条件下能够烧制出那种的(曜变天目)东西。”他说,古代的窑是用柴火的,那样的温度是不能控制的,要得到曜变是很困难的。现在我们用电脑监控窑的温度,可以一度一度地控制。
林恭助认为烧制陶瓷器的顶峰时期在800年前,现在的人无论怎样都无法超越他们。“现在的人不过是在古人创造出来的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化和科学的手段去再现。”
2007年林恭助把他复原的曜变天目茶碗带回这种珍贵的陶瓷的故乡,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展出。他的作品获得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陶瓷协会的专家的高度赞扬。林恭助的复原品被中国美术馆称为“惟妙惟肖的创世作品”。
林恭助在那次展览上说:“这种珍贵的茶碗,在日本被守护了800年,现在已经成为国宝。我很荣幸能把中日友好的历史见证和桥梁——曜変天目以现代技术再现成功, 而我现在的梦想就是把她送回故乡——中国。真切希望更多的中国朋友知道,古时候中国就创造了如此优秀的作品, 并赢得了日本的珍爱和守护。”
林恭助称他现在基本上可以控制天目茶碗的曜变。对他来说唯一比较难的地方是外部环境–空气–对烧制的影响。“这个是我控制不了的。不同的天气会产生不同的作品。”
烧窑要烧火,会产生烟,烟从烟囱排出,排出的速度和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会影响窑里产品的质量。
“也许800年前中国的陶瓷工也会考虑到天气的因素,然后去烧制自己的作品,”林恭助说。“对于我来说,比起复原出曜变天目茶碗本身,我更享受的是烧制它的过程。”
这位54岁的陶艺家说,他希望在烧制的过程中能够制作出他自己的“林恭助式的”曜变天目茶碗,把他自己的特色做出来。
“在一年时间里可以作为作品展示给大家的也就20件左右。看到今天出来的作品会很高兴,但是又会想‘明天的会更好’。我一生都在追求这个。”不难看出林恭助是一个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
曜变天目中国失传
据说,林恭助复原出失传已久的中国宋代曜变天目茶碗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让很多前去观展的中国专家和记者有些尴尬。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厦门大学教授叶文程说,林恭助的这些作品,与建窑窑变茶盏的胎、釉、造型和窑变斑纹有类似之处,但是中国迄今还没人能够复原,这十分遗憾。
对于曜变天目茶碗在中国失传,林恭助的推测是:从汉代到蒙古人统治的元朝的文化的进程中,后来朝代的文化会否定前面朝代的文化,这可能是曜变天目茶碗消失的一个原因。
他说,想当年中国有曜变天目茶碗的时代,中国人喝的是和现在日本的抹茶相似的茶粉。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抹茶变成了像乌龙茶那样的发酵茶。
他还说,曜变天目的技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时候,中国从喝抹茶转到喝发酵茶,而那正是喝抹茶在日本兴起的时候。中国不用这个茶碗喝茶了,而日本又有大量的需求,所以中国不用的(曜变天目茶碗)全部被日本买去了。
然而即使如此,那种茶碗在日本还是供不应求,所以在美浓和其它地区也烧制了很多天目茶碗。天目茶碗传到日本以后,日本一直是天皇制制度,没有发生朝代更迭,日本的喝茶文化得以一直延续至今。
“本来烧制曜变天目茶碗的技术是中国的,应该由中国人的手来实现复原。但是我烧制出来了。我去到中国的时候,他们(中国的陶艺家)说,‘虽然我们很遗憾,但是你做的非常好。’听到他们这么说,我感觉到中国人的心胸真是很开阔。”勤奋的林恭助依然保持着一份谦卑。
他认为中国目前没有人能复原主要是因为缺少相关资料和实物。
对历史的兴趣让他一次又一次地前往中国,而吸引他的并不仅仅是福建。“我的第一次海外旅行是去的中国的景德镇。”林恭助每年都要去中国,最初是一年五至六次,现在每年还会去一两次。他走了北京以南的不少地方,从新疆到云南西双版纳。
日本陶瓷之都
林恭助生活和烧制陶瓷的所在地美浓地区是日本的陶瓷之都,这里遍布着数量众多的陶瓷作坊,有各式各样的窑,有烧柴的,有用电的。从这里出品的陶瓷器占日本全国的50%。
林恭助担任美浓陶艺协会的会长。他介绍说,美浓地区可以烧制世界各国的各式各样的陶瓷器。这个地区的特色是它的白色瓷土,因为是白色的,可以染上各种颜色。如果本来就是红土的话,就不可能做出各种颜色的器物。
林恭助复原的曜变天目茶碗目前被中国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和大英博物馆收藏。
问林恭助他最喜欢中国哪个朝代的陶瓷,他脱口而出:“宋代的曜变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