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日本农民物质生活与城市相比毫不逊色

作者:佚名  来源:参考消息网   更新:2016-2-26 9:20:54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日本长野县伊那市的农民住宅(摄影 蓝建中)


参考消息网2月25日报道 日本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0%,农业规模并不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农业在整体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但总体上看日本逐步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如今日本的农民早已是“生活在农村的市民”,物质生活与城市相比毫不逊色。


日本农民不仅受教育程度高,而且享受着与城市相同的基础设施,农民的住宅比城里住宅更为宽敞气派,农村的青山绿水甚至会吸引一些城市居民前来定居。而这离不开日本政府从各方面对农业的大力支持。


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在日本工作期间,记者没少前往农村地区采访。无论是最北端的北海道还是南部的九州地区,农村的面貌都很一致,看不到明显的地区差距。整洁的民居,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庭院花木,再偏僻的山村也会有公路以及上下水设施,农村道路硬化率非常高,几乎没有土路,甚至农田里的小路都完全硬化、建有完善的混凝土水渠。


除了人口密度较低之外,日本农村和城市没有什么区别。道路、水电、卫生等生活必需条件齐备,超市、邮局、医院、加油站、体育设施都很常见。污水也能够得到净化,垃圾会被回收。由于基础设施完备,到日本国内任何一个角落——甚至偏远的岛屿——都如同在市内乘坐公共汽车一样快捷、便利。这使农民成为“住在农村的市民”。


日本农村几乎家家都有车,甚至人手一辆,由于公路四通八达,生活很方便。仙台市的玻璃工艺师村山耕二甚至将自己的工作室建在偏远的山林里。他的妻子说,需要购物时,开车下山就行了。东京的中岛出子等几名女青年,到千叶县夷隅市乡下建立了咖啡馆和住宿设施——其中的水稻和蔬菜都由她们自己种植。虽然位置偏僻,仍吸引了众多青年人,交通便利程度可见一斑。一些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在大城市上学后,依然回农村务农,恐怕也是由于城乡并不存在差别。


此外,日本农业的机械化程度非常高。水稻生产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基本实现了从水田整地、插秧到收割的全过程机械化,居世界领先水平。由于日本农村的户均耕地面积不大,所以小农机使用广泛,使农民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甚至房前屋后巴掌大小的一块田地,也会用小农机来更耕种。


城乡差别微乎其微


农民享受市民待遇,归根结底是享受了与城市相同的社会福利和基础设施。日本自1961年开始实行全民健康保险和全民年金(养老金)计划,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健康保险和年金的覆盖;为了推动地方发展,日本还将在大城市征收的税金转交给地方(地方交付金制度),用于消除地区间差异。同时,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在公立学校、公立医院、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做到资源平等分配。有了这些基本的保障,实际上就已经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在日本,教育均一化让农村地区孩子同样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所有公立学校的设施几乎都是一样的,日本地方府都下了大力气来建设本地的中小学设施,哪怕一所不足百人的中学,也会有音乐室、比赛用游泳池、足球场、综合性体育馆等完备的硬件设施,教学楼也依照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公立学校的教师、校长都属于国家公务员,由国家直接发放薪水,这是为了避免因各地经济水平不均衡导致的教师薪资差异。


另一方面,日本农村地区并不缺乏工业。由于农村地价便宜,日本很多大企业的工厂位于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的中小工厂更是星罗棋布。像山梨县这样的农业大县,农业产值也仅占10%左右。而从远郊地区到东京市中心上班和上学的人不到10%,多数人都实现了当地就业,这是日本注重实现“工业分散”的成果。由于农田面积狭小,单靠农业收入有限,农户中往往只有老人务农,家里的青年人则在附近的公司或工厂上班。


日本农产品价格昂贵,在东京一家普通的超市里,400日元(100日元约合5.8元人民币)只能买到4个不太大的西红柿;几根韭菜也需要120日元。农产品价格高,农民收入也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PRESIDENT》杂志2006年曾用巨大的篇幅全面介绍了日本各行各业的收入。虽不及棒球运动员(3743万日元)、律师(2101万日元)、牙医(1329万日元)和医生(1227万日元)的收入,但农民收入达到765万日元,高于国家公务员、上市企业员工、电脑程序员等许多职业。


“智能农业”引领潮流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且遍布山地和岛屿,但却是世界上农业现代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多项农业指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虽然大部分食品高度依赖进口,但最具战略意义的粮食——大米的自给率却接近100%。日本取得这些成绩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


日本设有国立农业科研机构,综合性大学也大都设有农学部,还有一些私立的农学院。此外,日本全国还有52所农业短期大学(类似大专)和434所农业职业学校,为农户的职业教育提供各种便利。


除了出台法律从体制上确保农业科技的普及可以落到实处,国家农业科研机构每年还无偿向农民提供大量科技成果,使普及农业科技的内容不断充实和提高;农协组织等则对农业科技普及的成果及时展示和宣传;政府也会对农民中的能工巧匠进行表彰以鼓励科学种田。最终的结果是,通过不断推动粮食和蔬菜品种的改良,提高了农民的收益和日本农业的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科研机构向农民提供科研成果或是应农民要求进行的研究,不存在专利问题,也不会让农民出钱。这可以说是给农民提供的另一种隐形的补贴。


日本的农户人均耕地面积有限,没有美国那样的大规模农业,而随着日本社会老龄化不断加剧,农业人口正在不断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利用机器人和信息技术的农业——“智能农业”——的呼声越来越高,农林水产省希望通过发展智能农业实现节省劳力的高质量农业,并已经在2015年度列出了1153亿日元的专门预算。政府目前正加紧制定实现智能农业的“路线图”。


日本政府去年5月修订的《日本复兴战略》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与机器人革命》一章,专门介绍了支援农业的“可穿戴机器”,而由众多企业和机构组成的“实现智能农业研究会”,也提出了农业机械自动行走系统、草莓收获和装盒机器人、除草机器人、畜舍自动清洗机器人等项目。


日本国际社会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加藤竹彦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后,包括互联网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有望引领日本农业新潮流,实现农业的“绿色数字革命”。


农协组织功不可没


长久以来,受经营分散、规模小、生产水平低下等束缚,日本农业难以开展社会化大生产,更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因此,日本政府于1947年7月制定了《农业协同组合法》,建立了从政府到地方的“农业协同组合体系”,简称“农协”。农协极力维护农民权益,给农民提供产购销一条龙的服务,使农产品“不愁销路”,而且可以卖出高价。


农协类似于我国的农村合作社:为农民提供务农指导、生产资料供应、产品贩卖,乃至于保险、信贷、农业信息等服务。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统计数据,日本全国99%以上的农民都已加入了农协,农户的生产生活资料有70%以上是从农协得到的,农业资金也主要靠农协下属的信用部门来提供,农产品的初加工、存储和运销也大幅度依赖农协渠道。


今天,日本政府指导下的“农协”,已经成为农业生产有效运作的主要保障,也是代表着农民利益的组织。农协也是日本科技研发能够迅速推广应用的基础,可以确保国家的新科技推广项目,从实验室内快速、顺利地抵达每家农户。


“老爷爷老奶奶农业”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日本社会老龄化严重,导致各行业的劳动人手都非常紧缺,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更是严重缺乏劳动力。2010年,日本有205.1万专职农民,平均年龄66.1岁;但是2015年农业人口已经降至176.8万,平均年龄则增至67.1岁。


农业与城市不同,没有固定的休息日和节假日,一般全年都要劳作;同时,年轻人喜欢城市的繁华而到城市定居生活,进一步导致农村人口减少。农协在为农户提供各种便利的同时,却也无力阻止农户大规模走向非农业兼职生产的趋势。随着日本务农者的平均年龄接近70岁,“老爷爷老奶奶农业”的称呼不胫而走。“农学兴,农业衰”,这是日本政府今后面临的严峻课题。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文化:

  • 下一篇文化: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化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日本百人寒冬泡冰水 祈新年身体

    日本的“混血”文化与“拿来主

    日本女来中国后被彻底征服 嫁给

    日本女孩冬天穿冬裙露大腿内幕

    各地的女生对爱人们的叫法,日

    16个在日本才能享受到的超人性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