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0日,日本记者俱乐部为刚卸任驻华大使回国的丹羽宇一郎举办了演讲会。这一演讲并未受到日本国内太多关注,朝日新闻等主流媒体有所报道,但篇幅有限。相对而言,中国媒体的关注度更高一些,但语调基本上都是“丹羽再次抨击钓鱼岛国有化”、“丹羽呼吁日本承认钓鱼岛争议”。
但笔者听完整场演讲后,深感丹羽强调最多的还是“临界点”问题。他在演讲中反复重申,“在岛屿问题上,中日两国最重要、最需要做的事是如何控制不要超越‘临界点’,不让其引发灾难”。
那么,“临界点”具体是指什么呢?丹羽解释称,“这个‘临界点’就是指出动军队。若两国出动军队的话,就没有退路了”。他认为,“领土问题是很复杂的,不是几天时间就可解决的。若一定要用黑白标准做判断的话,战争是唯一选择。但若发生战争,对谁都没有好处”。
中日会为钓鱼岛开战吗?这正引起中日乃至世界舆论的普遍担忧,中日必有一战的阴影再度浮现。前不久,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刊文,将东亚列为2013年最有可能爆发战争冲突的地区,预测钓鱼岛争端引发战火的可能性最大,并强调“中日间围绕着历史和领土的冲突已发展到空前高度,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日双方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行动,双方争执走向失控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反映在中日两国上,彼此都在警惕对方是否会采取更强硬措施,甚至是“出动军队”,即跨越丹羽所称的“临界点”。野田佳彦早在7月底就明言,“如果含尖阁列岛(注:钓鱼岛)在内的日本领土和领海发生别国违法侵犯行为,必要时将考虑出动自卫队”,首次明确表示将可能出动军队应对争端。
另一方面,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则多次表示,“会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留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日本防卫研究所2012年12月19日发布的《中国安全保障报告》就明确指出,向钓鱼岛海域及南海派遣海监船的中国国家海洋局等与军队“正在加强合作”,为了与包括日本在内的周边国家争夺海洋权益,中国“很可能投入军事力量”。
在这样的微妙对立局面下,丹羽所强调的“临界点”值得深思。蒋方舟在盘点2012年时所言,“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民族主义被一步步工具化利用,它是百试不爽的创可贴,作为解决内政问题手段的延伸。2008年,北京奥运会把中国凝结成“荣誉的共同体”,四年之后,黄岩岛和钓鱼岛把中国凝结成了‘仇恨的共同体’。”
面对这样的情况,在日本山形县游佐町,有位66岁的老人小野寺喜一郎忍不住感慨道,“很重视对日外交的他,恐怕也对现状深感痛心吧”。所谓的“他”即是胡锦涛主席,1984年日本青年团访华,时任团长的小野寺与时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的胡锦涛见面,并曾共同祈愿“中日永不再战”。
同年,同样的一幕发生在北京大学,时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演讲中强调“中日要永不再战”,他对胡耀邦提出的“相互信赖”原则评价道,“要长期保持友好关系,我们就必须抱有相信对方的信念。唯有如此,无论今后遇到什么惊涛骇浪,中日两国关系就像拥有了永不迷航的罗盘针一样不再迷茫”。
到访过京都的人大都去看过岚山公园内的周恩来诗碑,1919年,21岁的周恩来游岚山时写下的《雨中岚山》至今传为经典,短短的80个字精雕细刻在一块千年不化的马鞍石上,篆刻人是大名鼎鼎的高城芳三郎,他的另一件名作就是著名的“日中不再战”石碑。若再向前追溯,田中角荣40年前在北京与毛泽东会面时,双方也曾举杯立下“中日永不再战”的誓言。
那些试图破坏中日关系大局之人,是谁赋予了他们“破坏”的权利呢?形势越是严峻,“中日永不再战”愈显得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