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为地震多发国,世界20%以上的地震都发生在该国。因此,建筑物的抗震性在建筑控制中较早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从1924年开始,日本建筑规范就已经规定,结构力计算中要考虑抗震系数,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对此有要求的国家。
1981年日本政府修改了《建筑基准法》,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标准。在阪神地震中,按照新的《建筑基准法》建造的房屋几乎完好无损。而不抗震的住房倒塌,是导致地震中90%死亡者的直接祸首。因此,在震后的重建过程中,保证房屋的耐震性更是成为了政府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阪神大地震发生后的次年,即1996年开始,日本政府连续3次修改《建筑基准法》,把各类建筑的抗震基准提高到最高水准,除木结构住宅外,尤其是商务楼要求能够8级地震不倒,使用期限能够超过100年。
此外,现行的建筑法规中,明确列出了建筑抗震的性能要求。如:在低震级的地震发生时和发生后,建筑结构都要保持完好;在高震级的地震发生时,要求建筑结构没有被摧毁,不会危害人员生命安全。
如今提到日本的建筑物,首先进入脑海的就两个字:坚固。这无疑归功于修改后的《建筑基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