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相关部门的强势宣传和教育下,日本的“鲸文化”才得以继续“繁荣起来”。日本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捕鲸国和鲸类制品消费国。据日本鲸类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日本鲸肉供给量已从上世纪90年代的1700多吨增加到2006年的5500吨。围绕捕鲸活动,日本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业和市场。目前,日本仅太平洋地区就有捕鲸船1000艘,工人10万,并拥有北海道函馆市、和歌山县太地町以及山口县下关市等六个捕鲸基地。
鲸鱼肉价格不菲,其尾部的瘦肉每公斤高达6000日元(约合55美元),普通瘦肉每公斤2600日元,上等皮每公斤3300日元。捕鲸每年给日本创造的财富仅批发商业价值就超过3200万美元。世界捕鲸委员会主席弗里德·奥里根曾说过:“日本整个科学捕鲸问题事实上是一个骗局。”其期待国际社会重开商业捕鲸就是证明。由于长时期与鲸保持“亲密接触”而技术发达,日本可以因此向世界输出颇具竞争力的鲸制产品,赚取巨大红利。
日本人习惯说“不”。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日本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出版了《日本可以说“不”》一书,呼吁日本摆脱美国的控制,走自己的路,因为日本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日本了,它有能力这样做。从此,说“不”风靡整个日本。受此影响,日本的对外政策也隐含着说“不”心理。
在捕鲸这个问题上,日本人就感觉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认为国际社会是在联合“围剿”自己。国际社会越是向日本施压,日本的这种感觉就越强烈,说“不”心理也就越高涨。
正是在这些因素的聚合效应下,日本才肯“撒钱”来拉拢小国加入支持商业捕鲸联盟。2005年,日本向200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大会举办国圣基茨—尼维斯提供了6.17亿日元的无偿资金援助。此外,日本还向尼加拉瓜提供了11.96亿日元的援助;向巴拉圭提供了5.81亿日元的援助,而这两国扮演“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角色,均倾力支持日本捕鲸。
谁是受害者
如今,日本捕鲸船遍布全球,除了常去南极地区之外,还到太平洋海域、印度洋海域、大西洋海域捕鲸。由于日本捕鲸是在公海进行的,所以各国都无法采取强制行动进行拦阻。国际环保组织和志愿者们也只能采取最简单最无奈的非暴力方式,但往往效果甚微。这种国际强制力与规制的缺失进一步助长了日本的嚣张气焰。自1986年以来,已经有两万多头鲸被捕杀,其中绝大多数命丧日本人之手。
但日本人应该明白,鲸是人类共同的自然遗产,并非属于日本一国,他们所享受的美味佳肴,是以破坏国际生态平衡为代价的。长此以往,海洋生物链的完整性将会断裂。到时,四面环海、盛产鱼类的日本恐怕也将面临无鱼可吃的尴尬局面。(时宏远)
上一页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