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风俗 >> 正文

民间故事中的日本 说说"桃太郎"和蟹猴大战(图)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经济网   更新:2007-4-5 21:26:01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日本口承文学的丰富早为人们所认识,但应该注意的是,这些故事(包含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诞生的初衷并不就是要讲给孩子们听。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而留存下来,是与日本社会及文化的发展和演进息息相关的。所以日本学界有一个关于“儿童的发现”的讨论。

    这个讨论中有一个观点是——“作为孩子的孩子在某个时期之前是不存在的,为了孩子而特别制作的游戏以及文学也是不曾有过的。”这种观点要说明的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儿童”这一概念,是建立在西方近代科学对某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研究的基础上而确立的。在这种观念确立之前,所谓真正站在儿童的立场而进行创作的“儿童文学”是不存在的。所以,当我们力图通过现今日本儿童所熟知的故事,去探视日本文化给予儿童的成长怎样的精神食粮时,我们应当对这样的讨论有所了解。

    关于桃太郎

 

 

    桃太郎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桃太郎故事的大致情节是:老奶奶在河边洗衣服,捡到了一个桃子,桃子里有一个小男孩。没有孩子的老夫妇就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取名桃太郎。桃太郎长大后,带着狗、鸡和猴子到鬼岛去扫荡魔鬼,带回了很多的珠宝,和老爷爷、老奶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民间故事往往有很多的异文,桃太郎故事也一样,以上介绍的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异文。学术界也从各种视角对桃太郎故事进行讨论。在桃太郎的形象上,有的认为桃太郎征服魔鬼的精神是对传统的日本精神的继承。有的将这种征服行为引申为侵略行为,从而解释日本民族的好战性格。还有的将桃太郎作为英雄男儿的代表性人物,认为他的形象及行为反映了日本社会的一种思潮:日本国民向海外发展的雄心壮志及其成功。当然人们也可从民俗角度入手研究,更多地侧重于故事的民俗学意义。

    据考证,桃太郎故事早期出现在江户初期的赤本里(赤本是江户时代的一种儿童读物,红皮并有插图)。在这种早期的读物中,桃太郎不是直接从桃子里生出来,而是老奶奶吃了一个从上游漂来的很好看的桃子后,突然变得年轻并怀了孕,生下的孩子就叫桃太郎。这种类型的桃太郎故事称为“回复青春型”或“返老还童型”。

    日本学者认为这种吃了桃子能变得年轻,并且长生不老的说法,很可能来源于中国有名的西王母的仙桃传说。日本也有名叫“西王母”、“东方朔”的谣曲(日本古典戏剧“能”的剧本)。民间流传着桃子是三千年开一次花而结出的灵异之果,桃太郎的故事与这样的流传应有关系。但是,上述回复青春型的故事中,桃太郎的出生为胎生,属于平凡而普通的人间事象,奇异之处在于人吃了桃子后变得年轻并怀孕。

之后,桃太郎的故事进一步演化,桃太郎由胎生转为“果生”,也就是目前我们经常读到的桃子里生出桃太郎,这种类型的桃太郎故事被称为“果生型”。果生型后来淘汰了回复青春型。出生方式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故事的趣味,使桃太郎故事更富有美丽的幻想意味。

    “果生型”故事不仅日本有,也见于其他国家的民间故事。除了桃太郎外,日本还有从胡瓜中生出的瓜姬、从竹节中生出的竹姬;朝鲜也有瓠王的故事。这些从植物中生出的孩子后来或者成为英雄人物,或者成为传奇人物。这是一种具一定普遍性的、把植物作为生命母胎的信仰。万物有灵论也许是这种信仰产生的最早源头,后来又与英雄人物的非胎生信仰相结合,加上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桃太郎的诞生故事也就得以出现。

    桃太郎故事的后半部分内容主要是鬼岛伐鬼获取宝藏,所以民俗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桃子在民俗中的象征意义及作用。经常被人们论及的是民间信仰中桃子驱逐鬼邪的功能,并且认为日本的这一信仰极有可能是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自上古时期,汉民族就有将“桃实”当作禳恶除鬼的吉祥物的风俗,现在许多地方也还留存着门口悬挂桃叶的风习。当今的日本社会也有这种习俗。比如“在新年里,人们常常用三四片桃叶,围以稻草,中间置一蜜橘作为饰物,放置于汽车头前,从豪华轿车到送货卡车,几乎都有此饰物。也有一些人家,将此饰物悬挂于侧邸的‘玄关’(日式住宅的前门、正门)之侧。”

    以桃子驱鬼的记载,在日本最早见于《古事记》的“黄泉之国”中,伊耶那岐被黄泉丑女、八雷神和一千五百名黄泉军追赶,被追到黄泉比良坂下时,伊耶那岐取了长在那里的三个桃子朝追兵扔去,追兵们一下子都逃散而去。伊耶那岐就对桃子说:“你要像现在帮助我一样,当生在苇原中国的众生遇见忧患的时候,你也去帮助他们吧!”然后,就替桃子命名为“大大神实命”。周作人曾为此作注释说,用桃子去击退黄泉丑女等,是用桃子躲避鬼的缘起,这大概是受到了中国的桃弧疾矢的影响。

    蟹猴大战的故事

    “猴蟹之战”是日本童话故事的名篇,有很多版本。一种说道,一只猴子和一只螃蟹到田里捡了很多稻穗,拿回家后做成了年糕,猴子把年糕都偷走了,爬到柿树上只顾自己吃。螃蟹于是劝猴子,把装年糕的竹笸箩挂到柿子树的尖上,那样年糕吃起来会特别香。猴子听信了螃蟹的话,结果年糕都掉到地上。螃蟹赶紧把年糕夹到洞里去,猴子气坏了,来到洞口说:“你不还我年糕,我就往里面拉屎。”说着就撅起了屁股,螃蟹眼疾手快,用夹子狠狠地夹了一下猴子的屁股。猴子吓坏了,赶紧逃到深山里。所以猴子的屁股是红的。

另一种说道,猴子捡到一粒柿种,螃蟹捡到一个饭团,猴子建议两人互换东西,猴子吃了饭团,而螃蟹则把柿种种到旱田里。柿子结果后,螃蟹求猴子帮忙,猴子捡熟的自己吃了,青的才扔给螃蟹。螃蟹气得大骂猴子,猴子也生了气,一直把螃蟹追到洞里去,还想往里面拉屎。结果猴子的屁股被螃蟹夹住了,猴子疼得直求饶:“螃蟹,螃蟹,放了我吧,我把屁股上的三根毛给你。”从此,螃蟹的夹子上就长出了毛。

    为什么争斗会发生在螃蟹和猴子之间?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螃蟹生活于河海,而猴子生活于山间,两者本来毫无瓜葛,但在故事中却因粮食而争战。所以有一种看法认为,猴子和螃蟹的对立反映了山里文化(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矛盾。如果从深层的文化象征而言,这样的解释确实有其合理性。这种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冲突,不止一次地体现在日本民间故事中,譬如“海幸与山幸”,就鲜明地反映了这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不过对于创造这一故事的庶民来说,对冲突的反映也许只存在于无意识中。故事的趣味点在于以有趣的想象来解释猴子、螃蟹的某一身体特征,其间蕴涵了民间的智慧。尽管故事以拟人手法描述了动物间的争战,但日常的劳动生活却是故事共同的背景。年糕和饭团为日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两种食物,猴子和螃蟹的矛盾都起源于食物,猴子屁股被夹红,实际上也是对它不爱劳动、但却坐享其成和自私自利两种坏品格的惩罚。所以,故事兼具解释和教育两种功能。

    因为故事诞生于庶民阶层,所以也带着浓厚的庶民生活气息。除了劳动背景外,两种故事还同时提到了猴子的“不雅”行为——要往螃蟹的洞里拉屎。这也是日本民间故事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优美与鄙俗共存。前者表现为“撒灰撒出满天樱花”、“眼泪落地,鲜花遍地”;后者表现为“猴子欲拉屎报复螃蟹”。其实,优美与鄙俗共存,也是日本庶民生活的一种写照。唯其如此,民间生活才真实、生动而富有勃勃生机。

    以上的各种故事并非完全为日本独有,在世界各国也许都能找到类似的异文。它们还可能并非日本国内土生土长的故事,但经过各种途径飘洋过海来到日本,落地生根后,就产生了与日本文化的融合,从而成为日本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日本儿童的童话,也是日本全体国民的童话。

    岛津久基曾写道,民间故事是一国国民的童话与梦想,梦在幻想中自在地飞翔着。它们是文学的、神秘的、诙谐的、幽默的、朴实的。它们既是现实生活的延续,也是有着丰富知识的宝藏。它们将锻造一国国民无邪活泼的性格,并给予这个国度的国民以一颗具有纯净之美的“日本之心”。但愿这一切不仅是梦想,而且能成为现实。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文化:

  • 下一篇文化: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日本百人寒冬泡冰水 祈新年身体

    日本的“混血”文化与“拿来主

    日本女来中国后被彻底征服 嫁给

    日本女孩冬天穿冬裙露大腿内幕

    各地的女生对爱人们的叫法,日

    16个在日本才能享受到的超人性

    广告

    广告